大连八中足球联赛-大连8中足球特长生名单

科技特长生有哪些科目?

大连八中足球联赛-大连8中足球特长生名单

小升初科技特长生考试考什么?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每个学校考的都不一样,有的是让做一张卷子,上面有一些科学知识的题,主要是常识类的,比如四大发明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还有考计算机编程的。也有学校盯带着自己设计的东西答辩的,其实就是问问是不是自己做的。

还有就是现在科技特长也分科目,比如机器人,考试内容就会考基本理论,上机测试,问卷测试。

天文的,一般是提个简单的常识问题回答一下。天文的特长一般都是天文小组的,平时哪个孩子怎么样早就有数了,考试只是个过场。也有学校考天文让做一张很多题目的科学常识的试卷的。

先要看自己的目标学校是哪个学校,然后再向高年级的过来人打听考啥。

初升高科技特长考试都考什么啊

体育及艺术类特长生的普通高中计划。今年大连市普通 高中计划招收体育类特长生276人,艺术类特长生671 人,科技特长生20人。

记者了解到,今年大连普通高中录取艺术类特长生 政策有调整,以往省重点及省示范性高中里只有8中可 以招收音乐类特长生30人,今年我市贯彻国家中考政策 要求,扩大高中招生自 *** ,艺术类特长生招生数比去 年多了281人,体育类特长生也比去年多了22人。

经特长测试并认定具有特长生资格的考生,根据考 生志愿和招生计划,在择校录取分数线下最多可降20 分,依据考生中考升学总分按择校生择优录取。完善艺 术类招生加试程序、标准等工作。

同时,增设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和艺术高水平管弦乐 队面向全市招生政策。大连市第8中学面向全市招收男 子足球、管弦乐类特长生;大连市育明高中面向全市招 收男子排球、乒乓球类特长生;大连市第24中学面向全 市招收女子排球类特长生;大连市第48中学面向全市招 收男子足球类特长生;大连市第11中学面向全市招收健 美操类特长生。

体育及艺术类特长生招生学校及专业一览

省重点及省示范性高中 一中 田径(4)女篮 (4)健美操( 4)

八中 田径(3)男足(9)游泳(3)美术(5)西 洋管弦乐(30)

二十中 田径( 6)女足(5)民乐(10)舞蹈 (男)(5)

声乐(2)播音主持(2)

二十三中 田径(10)男篮(6)

二十四中 田径(3)女排(6)羽毛球(2)网球( 2)

武术(2)民乐(11)声乐(2)舞蹈(男)(2)

育明高中 田径(5)男排(4)健美操(3)乒乓球 (4)美术(20)

辽师附中 女足(4)男篮(4)网球(2)

十一中 田径(4)健美操(10)声乐钢琴 (10)

播音主持(5)美术(20)

十二中 田径 (6)女足(6)羽毛球(男)(2)

四十八中 男足(9)羽毛球(2)声乐(8)

理范附中 女篮(8)田径(3)声乐(2)

红旗高中 田径(12)

开发区一中 男篮(5)舞蹈(男)(20)

1 2 下

艺术特长生一般什么时候考试,都有哪些科目

文化考试的话和文化生一样都要考。

美术统考是素描 水粉或水彩其一 和速写。

学校校考的画可能是上面三个全考或选其一二还有一些学校会考设计。

初中升高中特长生有哪些科目

中考是考所学的文化课考试。

初中升高中不考音乐,是考所学文化课的考试。是按文化课的考试分数录取的,

现在好些高中都有学特长的,高考走艺考的。一般有特长的可以直接找管教育

的校长谈谈有关事宜。

请教,机器人特长生,都考什么内容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每个学校考的都不一样,有的是让做一张卷子,上面有一些科学知识的题,主要是常识类的,比如四大发明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还有考计算机编程的。也有学校让带着自己设计的东西答辩的,其实就是问问是不是自己做的。

还有就是现在科技特长也分科目,比如机器人,考试内容就会考基本理论,上机测试,问卷测试。

天文的,一般是提个简单的常识问题回答一下。天文的特长一般都是天文小组的,平时哪个孩子怎么样早就有数了,考试只是个过场。也有学校考天文让做一张很多题目的科学常识的试卷的。

先要看自己的目标学校是哪个学校,然后再向高年级的过来人打听考啥。

什么是艺术特长生?

想必你是弄混了艺术专业的学生和艺术特长生了~

艺术专业是指的大学期间你就得读这门艺术科了鼎

而艺术特长则是你可以去选这个大学内与艺术无关的任何理工文科 只不过在未来的大学期间要加入学校的艺术团 表现你的特长去排练演出节目啥的~

若考上了某校的艺术特长生后 对 这个时候会有一个等级证书下达 来确定你是否有报这个学校特长生的资格

之后 学校会与你签一个加分的和约 有20,30,60分的加分档~这个加分和你高考的实际分数和一起超过了你报考的这个学校就可以了~ 这个优惠其实还是相当大的呢~说不定就能在关键地方帮上你的忙 但是要获取加分也是相当不易的 因为这些年走这条独木桥的人越来越多了……

当然 艺术特长生范围很广的 就清华来说,有各种乐器、美术、车身设计、播音主持、摄影、曲艺、话剧……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可以去我的百度知道答题上找 因为我本身也是一个艺术特长生 所以回答过很多这方面的问题 应该会对你对艺术特长生是什么有所了解的~

首师附 科技特长生 多长时间 公布结果

工艺(面人):

基本要求:面人作品主题突出,构思新颖,寓意深刻;形态美观,层次清晰,比例得当;用料合理,结构设计合理;造型生动活泼,色彩悦目,富有艺术性。

考查内容:考生在2小时内完成自选面人作品和指定造型面人作品各一个,构图完整、用料合理、主题鲜明、形态逼真、色彩和谐、富有艺术性。

有关说明:参赛者只能带毛料进场,一切成形的面塑作品都不能带进场。其它基础衬托饰物、器皿等经现场检查验证后方可带进场。所有制作工序都必须在场内进行,不准使用任何模具。

南师附中和金陵中学科技特长生加试内容有哪些

金陵中学啊。南师附中偏理,数理化竞赛一堆牛人,文科生进去如果理科老是考不好会没自信的……金中文化气息很浓,而且有很好的语文老师,比如大名鼎鼎的喻旭初

体育特长生高考可以选别的专业?可以考哪些学校?

是这样的。

你是以体育特长生参加的高考,那你等分数出来以后有两种选择!

1:文化分数没有上本科线,或者你理想的学校。那么你作为特长生就可以参加体育生招生啊。你有专业分,加上之后,你就能以体育特长生进入你光靠文化分进不了的大学。但是这时候,米办法,你只能选择有关体育方面的专业了~~

2:文化成绩考得比较好,你仅仅依靠文化分就可以上你喜欢的学校,那么就恭喜你了~!这时候,你如果想学其他专业,你可以选择不要你的专业分,参加普通高考生的录取,你就可以尽情的选择你喜欢的专业了!(我有些朋友就是这样的噢,不过她是学美术的~~)

总而言之,就是看你以后以什么样的身份参加高考录取而定的,这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

明天郑州八中有一场考试,是招科技类创客特长生,这个考试考什么内容?

很荣幸能为你解答!

姆不知道我们明天有一场英语考试 英语

Tom doesn't know there is going to be an English test tomorrow

Tom has no idea there will be an English examination tomorrow

希望能帮到你!

“八心八德”班会主持稿

参考资料:

二、课堂教学为加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多年来,一提到德育,人们就会想到政治课或轰轰烈烈的各类活动。其实,德育还包括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质。从这个角度来说,更具体、更复杂的教育内容要靠课堂来完成。

1.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我们要求各科教师着力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首先,要明确每章每节德育的显目标和隐目标。其次,进行恰当的公民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教育。再次,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自信、自强、持之以恒等心理品质;培养同学之间良好的合作意识与民主意识等等。这些要求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呢?我校一位教师比较成功地上过一堂语文诊断课,课题是《驿路梨花》。她在备课中首先注意寻找知识点与美德教育的结合点。她精心设计这堂课,用层层剥笋的办法将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讲深说透,最后抛出篇末语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启发学生说出对偶句。同学们在教师的诱导下,对出“雷锋精神时时在”的诗句。至此,将篇末诗句“点题、点人、点精神”,将思想教育推向高潮。这位教师在课堂小结时说:“祝愿同学们象一朵朵洁白无瑕的梨花,开遍65中学的校园”。

2.坚持课堂主渠道,要善于抓住随时出现的德育契机。

针对理科教师中存在的“理科教学与德育无关”论,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中学德育大纲》,学习讨论初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使理科教师理解了德育并非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中还包括心理与道德素质培养。理科教学过程中,随时出现德育机缘,如果及时捕捉,理科同样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德育渗透和随机教育。取得共识之后,教师们进一步探讨了理科教学过程中可操作与可实施的德育目标,确定知识点与美德教育的结合点,最后把着眼点落在“智、恒、奋、群”等几个方面上,并一致认为:理科教学要在传授知识、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中,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自信、自强、奋发进取的心理品质,培养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密切合作、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和民主意识等。

三、课内的德育渗透还要辅之以课外的德育活动,努力使课内外教育协调一致,齐头并进

1.精心设计主题班会,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

我们注重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教育。学校组织设计了《中华魂系心中》、《劳动——文明的乐章》、《礼仪:时代的呼唤》、《文明需要我,我需要文明》及初二的下乡学农“走长征路篝火晚会”等主题班会。这些主题班会,主题鲜明,活泼生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教育意义。我们认为,如果将准备班会比作花的话,那么开好班会就好比果。没有好花就结不出好果。班会的准备过程即是一个良好的教育过程。每个班主任都要抓住不放,使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几年来,我校的主题班会越来越好,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2.“双轨同步”,办好艺校,学生“选择”。

实践证明: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并不等于其它方面也不行。要把“规范加特色、合格加选择”的办学宗旨深化为我们自觉的教育行为。于是,业余艺校诞生了。如今,已开设了14个专业班,聘任校内外教师20余名。艺校在教学中坚持推行“拉大差距”和“缩小差距”相结合的方法。“拉大差距”就是拉开学生个性特长的差距;“缩小差距”就是缩短学生之间文化知识水平的距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确实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们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在这个领域达到顶点。”我们不仅为这些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创设较好的学习环境,而且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在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学校组织艺校学生到大连劳动公园露天舞台为少年儿童义演,受到各界好评。在今年校第六届排球节开幕式上,学生表演的拉丁舞、击剑、模特、现场书画等,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大连日报》、《大连晚报》曾以《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培养学生兴趣一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为题,报道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探索。

3.排球——校球。

几年来,排球已成为我校具有相当群众基础和传统的“校球”。我们把排球运动当作品德养成的有效载体。以开展排球运动为主导项目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还能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主义观点、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培养“恒心、信心、勇敢”等良好的心理道德素质。我校一共有26个班级,52支男、女球队,仅去年就进行了64场比赛。学校规定:除初一年级外,其余年级不得一次击球过网。这就要求队员必须紧密配合、协作,克服“个人英雄主义”和随意行为。一个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在比赛中得到了考验和锤炼。“胜不骄、败不馁”已成为同学们的座右铭。

4.开设“心理诊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校设立了心理门诊,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其目的是帮助存在某种心理重负的学生解决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疾病和康复等方面的心理不适或障碍,减轻他们内心世界的矛盾,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帮助他们发挥自身的潜能,去适应环境、完善自我。“心理门诊”每周开设两次,学生可直接找“知音姐姐”(由两位教师担任)会诊。半年来已有近百名学生去就诊,有学习遇到难处、有家庭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有美丑是非的分辨,有异性方面的问题,还有师生之间的抵触矛盾等等。我们还在板报中开辟了心理专栏,内容及专题每周更换一次,并在《青青草》广播站每周一、二的节目中进行广播。心理咨询箱每周一、三开箱。《心理咨询报》每月出版一期。为配合“心理门诊”的工作,校报《点点帆》也开设了一个“花季风铃”栏目,这是一个学生心理咨询的小窗口,是为同学们开设的一个诉说烦恼的专栏。

5.“球迷协会”的诞生,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的公民意识。

我校抓住大连“足球城”的特点,成立了65中“球迷协会”,这是我市唯一的一所校级初中生球迷协会。今年5月12日下午,大连市万达队对广州松日队的主场比赛,我们组织了120名球迷协会会员前往赛场观战助威。我校学生球迷们自始自终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风尚、体育道德及评球水平。这项活动,使学生受到了爱集体、爱学校、爱家乡的教育,正确引导了学生的业余爱好,培养了他们参与社会的公民意识。

6.严格要求学生,重在养成良好习惯。

我们依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一日常规》,在从学生进校到退校的全程中,解决学生中“知与行”的问题,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学生要有高素质,一是教师必须高素质,我们要求教师在行为规范上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二是使说服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说服教育,情感不能沟通,学生就很难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我校校风浓、班风正。“今天我以65中为荣,明天65中以我为荣”的校魂正激励着全校学生团结、进取;“文明需要我,我需要文明”系列教育正在学校逐日深化;每周的校园劳动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教育取得了实效,良好的道德风貌及井然有序的教育教学秩序正在我校显示出来。

2.

天健网消息:十六大以来,大连学前3年入园率已由70 %提高到80.7%;9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70%提高到8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5%提高到50%。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学人数由6200人增加到1.79万人,增长了188.7%。大连的职业技术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文化艺术教育等多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蓬勃发展,一个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学习型”社会已见雏形。

大连市彻底解决了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问题。政府投资2.59亿元,安排全市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新建项目256个,建筑面积45.3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中阶段教育。市政府投资9000万元,分别为北部三个县(市)新建了1所大型、现代化寄宿制普通高中。全市新增、扩建高中阶段学校校舍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在城市、县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也达到了70%。

解决了城区中小学“马路操场”问题。通过加大投入和城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大连实施了“马路操场学校”的改造计划,困扰大连城市教育几十年的26所中小学“马路操场”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进入公办小学、初中就读。从2004年开始,公办中小学接收外来务工农民子女就读免收借读费、赞助费。

高考连年取得好成绩。2004年大连市26,238人被各类普通高校录取,占全市考生总数的93.93%,106人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占全省38%以上,多项指标名列全省第一。

全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面已扩大到1400余所学校,57万中小学生,占全市中小学学生总数的89%,是全国课改最大实验区。

03、04两年共向1601名学生发放“寒窗基金”316.4万元,43152人减免了学杂费,减免资金1397.3万元,市政府奖学金首次发放,市属400名高校贫困生获奖,总额为139.7万元。

将发展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为了改变大连市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大连市政府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农村。实施了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计划,实行了“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2003年大连市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全市农村中小学减收近4000万元,为了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后教育投入不低于改革前水平,大连市政府决定由市财政安排转移支付资金4500万元,用于补充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目前,大连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对涉农县区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达1.5亿元,有效支持了“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的运行。2004年,大连市政府作出决定,在大力增加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将教育投入的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农村。

大连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难点问题。本世纪的头三年,大连就投入了3.3亿元,实施了328项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工程,建筑面积48.3万平方米。2004年,为了比较彻底地解决问题,大连市政府下决心一次性改造大连市现有的农村中小学危房校舍和旧瓦房校舍。将原计划在未来2-3年完成的任务提前到2004年一年内完成。目前,农村危旧校舍改造工程总体进展顺利,有202项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其他工程也将于年底前完工。在实施了这些工程后,大连市农村初中和镇中心小学都将达到省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最好的房子是校舍”在大连农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广大农村群众对于这项民心工程的实施,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大连市对农村中小学进行了布局调整。近年来,大连农村小学已由1300所减少到750所。有许多乡镇实现了一镇一校,集中办学,学生乘校车上学。望着配有风雨操场、图书馆、电脑室、学生食堂的高标准的农村校舍和崭新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望着孩子们的抑制不住的笑容,一批批到校参观的村民喜出望外。

从2003年到2007年的四年间,大连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适龄人口进入高峰期,同时更多的市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高中教育。针对这一情况,大连市政府在连续3年增加对农村高中建设的投入的基础上,2004年,大连市政府又决定为北部的三个县(市)各新建了一所36个班型的寄宿制高中。每所学校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除了土地及部分配套设施以外,3所学校校舍建设和设备购置总投资需要9000万元,全部由大连市政府承担。目前3所农村寄宿制高中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3所学校去年秋季共招收新生2600人。除此而外,大连市还安排20项高中阶段校建工程,其中大多数在农村。在增加农村高中教育资源的同时,大连市还充分利用和挖掘城市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扩大城市学校面向农村招生的规模。2004年城市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招生1.9万人。

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大连是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均衡教育的城市。实施了以中小学办学设施标准化、干部教师流动制度化、学校管理规范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均衡化工程。大连市领导认为,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和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推进区域均衡教育,即坚持教育平等原则,为同一区域、同一层次的少年儿童享受平等教育创造条件,保证他们受教育机会、受教育条件以及获得成功的机会均等。只有推进均衡教育,才能解决区域内教育条件不平衡的问题,才能整体提高教育发展水平。近年来,大连市、区市县两级政府都投入了相当的财力,大力推进均衡教育。

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大连市绝大多数中小学已达到省级标准,有400所学校达到了国家标准,其中甘井子区、金州区和开发区全面实现了办学设施标准化。城区中小学“马路操场”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市内四区和开发区拥有塑胶操场的学校达59所。开发区城区的18所中小学校全都铺设了塑胶操场。作为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大连开通了教育网,各区、市、县都已设立了远程教育教室。中小电脑拥有量不断提高,全市城乡中小学生机比已达到14∶1。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71000人,比2002年扩招10000余人。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74% 。

大连从1986年开始就实行了小学免试直升初中的办法,1996年城市高中又实行了招生指标分到各初中学校的政策,大大缓解了中小学择校的矛盾。为城市中小学均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建立干部和教师的交流制度。全市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达到了99.16%和97.84%。同时,打破了学校干部的单一任命制,实行竞争上岗,建立了中小学干部、教师定期交流制。各区市县教师交流的比例已达到10%以上。我市于04年首次开展了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已认定教师资格人数为6526人。大连还为公办教师实行了社会养老保险。

多种形式扶贫助学,不让一个学生因生活困难而辍学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扶困助学工作,为了切实就解决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市政府将扶困助学工作列入2004年为市民办的18件实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教育局把关心弱势群体,完善扶困助学政策作为优化教育软环境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全市近十万名贫困学生受到就学扶助,设立寒窗基金,启动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为了资助我市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普通高校学习,我市从2001年起就设立了“寒窗基金”,从2003年秋季入学起,我市又采取财政全额贴息的方式,通过农业银行,对考入省内普通高校的农村困难学生又开办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寒窗基金”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配套实施,在我市初步建立了面向应届考入大学的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就学资助机制;设立九年义务教育扶困助学专项资金。对困难家庭子女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为了保障市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我市于2002年设立了九年义务教育扶困助学专项资金,以减免杂费、书费的方式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农村特困救济户以及家庭遇有特殊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进行了经济资助。和校内服务性收费,保证困难学生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权利。两年全市共筹集专项资金1397.3万元,对43152名学生进行了资助,有效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扶困助学工程。建立高中阶段教育扶困助学制度。为加大对高中阶段特困学生资助力度,2004年,我市采取市、县两级政府配套政策,设立高中阶段扶困助学专项资金,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高中阶段学生提供一定资助,以帮助特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市内3所寄宿制重点高中开办“宏志班”,面向北三市优秀的贫困家庭学生免收学费、课本费和校内服务性收费;努力减轻下岗职工子女就学经济负担。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扶助政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落实下岗、失业职工子女学杂费减免标准,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取消借读收费,全市减收借读费3800多万元。

不断深化素质教育

多年来,大连始终将学校德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依据教育规律,分层次确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我市坚持进行了多年的以“八心八德两意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坚持德育工作的实践性,1993年,大连市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中小学生开展学农、学军、学工等社会实践活动,此举拓宽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健康成长的新途径。在近10年间,有几十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学农等社会实践活动。所有的县区建立了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大连还改进了中小学生操行评定办法等。中共大连市委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实招,为全市未成年人办好10件实事。建设或开放了一批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基地和场所,创办了少儿电视频道,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净化了学校周边环境,建立了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中小学德育工作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模式。

大连在全国率先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是全国参与人数最多的课改实验区。为了扎实而有效地做好课改实验工作,建立了市、区、校三级,行政、科研、教研、培训多层面的组织管理体系,并下放课改实验管理权限,调动和发挥各区市县组织和实施课改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采取“课题牵动”等有效策略,保证和提高课改实验的质量和水平。许多教师是带着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互动学习、自主学习等教育新理念走进课堂的,使学生受益。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部门多次在我市召开新课改经验交流会。“双语教学”也在逐步推开。目前,大连市参加课改实验的学校共有1472所,参加实验的学生人数达到57万人,占全市中小学学生总数的89%,是全国参与人数最多的课改实验区。

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学生个性档案研究”科研项目,全市已有20多所学校参与,为学生健康成长设计最佳短程线,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好评。这项研究已成为教育部“十五”重要的科研课题。我市在全国首创了融间操、眼保健操、校园集体舞、韵律操于一体的“大课间操”,既增加了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我市有多所学校被评为“大课间操”省级先进单位。我市率先在小学实施了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机制取代传统的学生评价的做法。这些在全国超前的改革都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大连市各区县还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中山区率先成立的教育咨询服务中心,为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提供多样的教育服务,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西岗区率先实施“教育民主”,全方位构建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等方面的民主关系,其成功的经验已在国内教育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沙河口区在全国率先改革学生评价办法,以学生素质评价新机制取代传统的评价方式,创出了新路,其做法在全国推广。甘井子区建立的区中小学科技活动中心、劳动技能训练中心和学农实践基地三大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基地更是别具特色,其中科技活动中心已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基地。3年来,这三大基地共接纳中小学生30余万人次,成为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大课堂。这种优化教育资源并合理配置利用的做法,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好评。开发区的外语教学和信息化教育,金州区的艺术教育,旅顺口区的爱国主义教育,瓦房店、庄河的写字教学等,都已形成区域特色教育,都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影响。

在发展特色教育的同时,市区教育部门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名学校”的“三名工程 ”,竭力打造教育品牌,提升教育品位,在培养合格学生的同时,造就大批的拔尖人才。

我市已连续8年高考录取率以及考取清华、北大的人数、比例保持全省第一,我市04年高考录取率达到93.93%,本科录取率达到64.86%,600分以上的687人,占全省600分以上考生的24.18%,所占比例高于去年近2个百分点。全市进入一批本科线(523分)的考生达5146人,占我市考生的22.06,占全省进入一本线考生的19.43%。全市进入二批本科线上(453分)的考生达11521人,占全市考生的49.405,占全省进入二批本科线上考生的 16.95%。全市进入三批本科线上(390分)的考生达17003人,占全市考生人数的72.90%,占全省进入三本线上考生的16.05%。我市一、二、三本进线率均高于全省考生平均进线率5个百分点以上。

考进清华、北大的110人,占全省38%,创下了我市高考新的辉煌。这一品牌的背后,是我市近年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沃土和甘露的培育。

04年,我市的成人高考共有28491人报考,比去年增加1108人,自考报考96743人,成为全省成考和自考的大市。

在多方面的支持下,长期的文化积淀和发展形成了一批品牌学校。有着“美术家摇篮”称誉的大连十五中学,连续9年高考录取率 在全国同类美术学校中位居榜首。9年间,这所学校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有百余人,今年就有24人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比去年增加6名,占清华美院全国招生130名的近20%,居全国同类学校第一。每年学校重点美术大学录取率超过75%。目前,东北三省的美术生源纷纷涌到这所学校求学。甘井子区周水子小学更已是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这所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实施创新教育,管理规范,为学生创造了宽松和快乐的学习条件和氛围,以培养的学生具有可持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沙河口区玉华小学不断改革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激励学生、发展学生的创新教育。西岗区五四路小学,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师评价机制,在发展中评价教师,培养教师,形成了一支颇令学生和家长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大连三十九中学、甘井子区金二小学和开发区一中等11所学校先后被省政府授予模范学校的荣誉称号。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连八中、开发区一中等13所高中被评为我省示范性高中。目前,我市中小学已形成了一批在省内外有着很大影响力的品牌学校。这些品牌学校的形成,凝聚了历届校长和众多师生的智慧和心血,凝聚着他们长期奋斗和拼搏精神,同时,也凝聚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爱护。

在打造品牌学校的同时,大连市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省中小学优秀校长周水子小学校长孙静华,她以执著的“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从教追求而取得了卓著的育人成果,树立了校长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全国十佳教师、大连世纪中学教师董大方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而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敬佩和爱戴,大连市教育局分别作出了开展向孙静华、董大方学习的决定。2004年大连市又有十五中学姜复越等3名教师获全国模范教师,8人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还有53人、6人分别获得省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展示了大连市教师高尚师德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职业教育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

“大连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是名列全省前茅的,而且国家级重点职校、省级示范校的数量也在全省是名列前茅的,大连的中等职业教育为全省的中职教育发展提供了示范作用和宝贵的经验,这是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按照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大连经济发展的要求,大连的中等职业教育,给予了人才支持,今后,还要继续做好辽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排头兵。”这是教育部和辽宁省教育厅领导对大连市职业教育发展的评价。目前大连有9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2所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重点?

初二少年智力开发报思想品德第11期

二、课堂教学为加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多年来,一提到德育,人们就会想到政治课或轰轰烈烈的各类活动。其实,德育还包括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质。从这个角度来说,更具体、更复杂的教育内容要靠课堂来完成。

1.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我们要求各科教师着力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首先,要明确每章每节德育的显目标和隐目标。其次,进行恰当的公民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教育。再次,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自信、自强、持之以恒等心理品质;培养同学之间良好的合作意识与民主意识等等。这些要求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呢?我校一位教师比较成功地上过一堂语文诊断课,课题是《驿路梨花》。她在备课中首先注意寻找知识点与美德教育的结合点。她精心设计这堂课,用层层剥笋的办法将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讲深说透,最后抛出篇末语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启发学生说出对偶句。同学们在教师的诱导下,对出“雷锋精神时时在”的诗句。至此,将篇末诗句“点题、点人、点精神”,将思想教育推向高潮。这位教师在课堂小结时说:“祝愿同学们象一朵朵洁白无瑕的梨花,开遍65中学的校园”。

2.坚持课堂主渠道,要善于抓住随时出现的德育契机。

针对理科教师中存在的“理科教学与德育无关”论,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中学德育大纲》,学习讨论初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使理科教师理解了德育并非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中还包括心理与道德素质培养。理科教学过程中,随时出现德育机缘,如果及时捕捉,理科同样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德育渗透和随机教育。取得共识之后,教师们进一步探讨了理科教学过程中可操作与可实施的德育目标,确定知识点与美德教育的结合点,最后把着眼点落在“智、恒、奋、群”等几个方面上,并一致认为:理科教学要在传授知识、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中,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自信、自强、奋发进取的心理品质,培养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密切合作、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和民主意识等。

三、课内的德育渗透还要辅之以课外的德育活动,努力使课内外教育协调一致,齐头并进

1.精心设计主题班会,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

我们注重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教育。学校组织设计了《中华魂系心中》、《劳动——文明的乐章》、《礼仪:时代的呼唤》、《文明需要我,我需要文明》及初二的下乡学农“走长征路篝火晚会”等主题班会。这些主题班会,主题鲜明,活泼生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教育意义。我们认为,如果将准备班会比作花的话,那么开好班会就好比果。没有好花就结不出好果。班会的准备过程即是一个良好的教育过程。每个班主任都要抓住不放,使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几年来,我校的主题班会越来越好,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2.“双轨同步”,办好艺校,学生“选择”。

实践证明: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并不等于其它方面也不行。要把“规范加特色、合格加选择”的办学宗旨深化为我们自觉的教育行为。于是,业余艺校诞生了。如今,已开设了14个专业班,聘任校内外教师20余名。艺校在教学中坚持推行“拉大差距”和“缩小差距”相结合的方法。“拉大差距”就是拉开学生个性特长的差距;“缩小差距”就是缩短学生之间文化知识水平的距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确实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们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在这个领域达到顶点。”我们不仅为这些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创设较好的学习环境,而且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在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学校组织艺校学生到大连劳动公园露天舞台为少年儿童义演,受到各界好评。在今年校第六届排球节开幕式上,学生表演的拉丁舞、击剑、模特、现场书画等,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大连日报》、《大连晚报》曾以《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培养学生兴趣一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为题,报道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探索。

3.排球——校球。

几年来,排球已成为我校具有相当群众基础和传统的“校球”。我们把排球运动当作品德养成的有效载体。以开展排球运动为主导项目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还能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主义观点、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培养“恒心、信心、勇敢”等良好的心理道德素质。我校一共有26个班级,52支男、女球队,仅去年就进行了64场比赛。学校规定:除初一年级外,其余年级不得一次击球过网。这就要求队员必须紧密配合、协作,克服“个人英雄主义”和随意行为。一个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在比赛中得到了考验和锤炼。“胜不骄、败不馁”已成为同学们的座右铭。

4.开设“心理诊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校设立了心理门诊,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其目的是帮助存在某种心理重负的学生解决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疾病和康复等方面的心理不适或障碍,减轻他们内心世界的矛盾,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帮助他们发挥自身的潜能,去适应环境、完善自我。“心理门诊”每周开设两次,学生可直接找“知音姐姐”(由两位教师担任)会诊。半年来已有近百名学生去就诊,有学习遇到难处、有家庭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有美丑是非的分辨,有异性方面的问题,还有师生之间的抵触矛盾等等。我们还在板报中开辟了心理专栏,内容及专题每周更换一次,并在《青青草》广播站每周一、二的节目中进行广播。心理咨询箱每周一、三开箱。《心理咨询报》每月出版一期。为配合“心理门诊”的工作,校报《点点帆》也开设了一个“花季风铃”栏目,这是一个学生心理咨询的小窗口,是为同学们开设的一个诉说烦恼的专栏。

5.“球迷协会”的诞生,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的公民意识。

我校抓住大连“足球城”的特点,成立了65中“球迷协会”,这是我市唯一的一所校级初中生球迷协会。今年5月12日下午,大连市万达队对广州松日队的主场比赛,我们组织了120名球迷协会会员前往赛场观战助威。我校学生球迷们自始自终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风尚、体育道德及评球水平。这项活动,使学生受到了爱集体、爱学校、爱家乡的教育,正确引导了学生的业余爱好,培养了他们参与社会的公民意识。

6.严格要求学生,重在养成良好习惯。

我们依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一日常规》,在从学生进校到退校的全程中,解决学生中“知与行”的问题,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学生要有高素质,一是教师必须高素质,我们要求教师在行为规范上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二是使说服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说服教育,情感不能沟通,学生就很难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我校校风浓、班风正。“今天我以65中为荣,明天65中以我为荣”的校魂正激励着全校学生团结、进取;“文明需要我,我需要文明”系列教育正在学校逐日深化;每周的校园劳动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教育取得了实效,良好的道德风貌及井然有序的教育教学秩序正在我校显示出来。

2.

天健网消息:十六大以来,大连学前3年入园率已由70 %提高到80.7%;9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70%提高到8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5%提高到50%。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学人数由6200人增加到1.79万人,增长了188.7%。大连的职业技术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文化艺术教育等多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蓬勃发展,一个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学习型”社会已见雏形。

大连市彻底解决了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问题。政府投资2.59亿元,安排全市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新建项目256个,建筑面积45.3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中阶段教育。市政府投资9000万元,分别为北部三个县(市)新建了1所大型、现代化寄宿制普通高中。全市新增、扩建高中阶段学校校舍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在城市、县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也达到了70%。

解决了城区中小学“马路操场”问题。通过加大投入和城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大连实施了“马路操场学校”的改造计划,困扰大连城市教育几十年的26所中小学“马路操场”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进入公办小学、初中就读。从2004年开始,公办中小学接收外来务工农民子女就读免收借读费、赞助费。

高考连年取得好成绩。2004年大连市26,238人被各类普通高校录取,占全市考生总数的93.93%,106人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占全省38%以上,多项指标名列全省第一。

全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面已扩大到1400余所学校,57万中小学生,占全市中小学学生总数的89%,是全国课改最大实验区。

03、04两年共向1601名学生发放“寒窗基金”316.4万元,43152人减免了学杂费,减免资金1397.3万元,市政府奖学金首次发放,市属400名高校贫困生获奖,总额为139.7万元。

将发展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为了改变大连市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大连市政府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农村。实施了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计划,实行了“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2003年大连市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全市农村中小学减收近4000万元,为了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后教育投入不低于改革前水平,大连市政府决定由市财政安排转移支付资金4500万元,用于补充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目前,大连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对涉农县区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达1.5亿元,有效支持了“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的运行。2004年,大连市政府作出决定,在大力增加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将教育投入的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农村。

大连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难点问题。本世纪的头三年,大连就投入了3.3亿元,实施了328项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工程,建筑面积48.3万平方米。2004年,为了比较彻底地解决问题,大连市政府下决心一次性改造大连市现有的农村中小学危房校舍和旧瓦房校舍。将原计划在未来2-3年完成的任务提前到2004年一年内完成。目前,农村危旧校舍改造工程总体进展顺利,有202项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其他工程也将于年底前完工。在实施了这些工程后,大连市农村初中和镇中心小学都将达到省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最好的房子是校舍”在大连农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广大农村群众对于这项民心工程的实施,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大连市对农村中小学进行了布局调整。近年来,大连农村小学已由1300所减少到750所。有许多乡镇实现了一镇一校,集中办学,学生乘校车上学。望着配有风雨操场、图书馆、电脑室、学生食堂的高标准的农村校舍和崭新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望着孩子们的抑制不住的笑容,一批批到校参观的村民喜出望外。

从2003年到2007年的四年间,大连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适龄人口进入高峰期,同时更多的市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高中教育。针对这一情况,大连市政府在连续3年增加对农村高中建设的投入的基础上,2004年,大连市政府又决定为北部的三个县(市)各新建了一所36个班型的寄宿制高中。每所学校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除了土地及部分配套设施以外,3所学校校舍建设和设备购置总投资需要9000万元,全部由大连市政府承担。目前3所农村寄宿制高中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3所学校去年秋季共招收新生2600人。除此而外,大连市还安排20项高中阶段校建工程,其中大多数在农村。在增加农村高中教育资源的同时,大连市还充分利用和挖掘城市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扩大城市学校面向农村招生的规模。2004年城市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招生1.9万人。

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大连是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均衡教育的城市。实施了以中小学办学设施标准化、干部教师流动制度化、学校管理规范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均衡化工程。大连市领导认为,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和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推进区域均衡教育,即坚持教育平等原则,为同一区域、同一层次的少年儿童享受平等教育创造条件,保证他们受教育机会、受教育条件以及获得成功的机会均等。只有推进均衡教育,才能解决区域内教育条件不平衡的问题,才能整体提高教育发展水平。近年来,大连市、区市县两级政府都投入了相当的财力,大力推进均衡教育。

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大连市绝大多数中小学已达到省级标准,有400所学校达到了国家标准,其中甘井子区、金州区和开发区全面实现了办学设施标准化。城区中小学“马路操场”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市内四区和开发区拥有塑胶操场的学校达59所。开发区城区的18所中小学校全都铺设了塑胶操场。作为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大连开通了教育网,各区、市、县都已设立了远程教育教室。中小电脑拥有量不断提高,全市城乡中小学生机比已达到14∶1。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71000人,比2002年扩招10000余人。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74% 。

大连从1986年开始就实行了小学免试直升初中的办法,1996年城市高中又实行了招生指标分到各初中学校的政策,大大缓解了中小学择校的矛盾。为城市中小学均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建立干部和教师的交流制度。全市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达到了99.16%和97.84%。同时,打破了学校干部的单一任命制,实行竞争上岗,建立了中小学干部、教师定期交流制。各区市县教师交流的比例已达到10%以上。我市于04年首次开展了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已认定教师资格人数为6526人。大连还为公办教师实行了社会养老保险。

多种形式扶贫助学,不让一个学生因生活困难而辍学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扶困助学工作,为了切实就解决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市政府将扶困助学工作列入2004年为市民办的18件实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教育局把关心弱势群体,完善扶困助学政策作为优化教育软环境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全市近十万名贫困学生受到就学扶助,设立寒窗基金,启动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为了资助我市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普通高校学习,我市从2001年起就设立了“寒窗基金”,从2003年秋季入学起,我市又采取财政全额贴息的方式,通过农业银行,对考入省内普通高校的农村困难学生又开办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寒窗基金”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配套实施,在我市初步建立了面向应届考入大学的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就学资助机制;设立九年义务教育扶困助学专项资金。对困难家庭子女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为了保障市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我市于2002年设立了九年义务教育扶困助学专项资金,以减免杂费、书费的方式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农村特困救济户以及家庭遇有特殊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进行了经济资助。和校内服务性收费,保证困难学生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权利。两年全市共筹集专项资金1397.3万元,对43152名学生进行了资助,有效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扶困助学工程。建立高中阶段教育扶困助学制度。为加大对高中阶段特困学生资助力度,2004年,我市采取市、县两级政府配套政策,设立高中阶段扶困助学专项资金,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高中阶段学生提供一定资助,以帮助特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市内3所寄宿制重点高中开办“宏志班”,面向北三市优秀的贫困家庭学生免收学费、课本费和校内服务性收费;努力减轻下岗职工子女就学经济负担。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扶助政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落实下岗、失业职工子女学杂费减免标准,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取消借读收费,全市减收借读费3800多万元。

不断深化素质教育

多年来,大连始终将学校德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依据教育规律,分层次确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我市坚持进行了多年的以“八心八德两意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坚持德育工作的实践性,1993年,大连市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中小学生开展学农、学军、学工等社会实践活动,此举拓宽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健康成长的新途径。在近10年间,有几十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学农等社会实践活动。所有的县区建立了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大连还改进了中小学生操行评定办法等。中共大连市委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实招,为全市未成年人办好10件实事。建设或开放了一批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基地和场所,创办了少儿电视频道,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净化了学校周边环境,建立了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中小学德育工作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模式。

大连在全国率先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是全国参与人数最多的课改实验区。为了扎实而有效地做好课改实验工作,建立了市、区、校三级,行政、科研、教研、培训多层面的组织管理体系,并下放课改实验管理权限,调动和发挥各区市县组织和实施课改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采取“课题牵动”等有效策略,保证和提高课改实验的质量和水平。许多教师是带着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互动学习、自主学习等教育新理念走进课堂的,使学生受益。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部门多次在我市召开新课改经验交流会。“双语教学”也在逐步推开。目前,大连市参加课改实验的学校共有1472所,参加实验的学生人数达到57万人,占全市中小学学生总数的89%,是全国参与人数最多的课改实验区。

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学生个性档案研究”科研项目,全市已有20多所学校参与,为学生健康成长设计最佳短程线,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好评。这项研究已成为教育部“十五”重要的科研课题。我市在全国首创了融间操、眼保健操、校园集体舞、韵律操于一体的“大课间操”,既增加了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我市有多所学校被评为“大课间操”省级先进单位。我市率先在小学实施了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机制取代传统的学生评价的做法。这些在全国超前的改革都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大连市各区县还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中山区率先成立的教育咨询服务中心,为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提供多样的教育服务,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西岗区率先实施“教育民主”,全方位构建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等方面的民主关系,其成功的经验已在国内教育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沙河口区在全国率先改革学生评价办法,以学生素质评价新机制取代传统的评价方式,创出了新路,其做法在全国推广。甘井子区建立的区中小学科技活动中心、劳动技能训练中心和学农实践基地三大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基地更是别具特色,其中科技活动中心已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基地。3年来,这三大基地共接纳中小学生30余万人次,成为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大课堂。这种优化教育资源并合理配置利用的做法,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好评。开发区的外语教学和信息化教育,金州区的艺术教育,旅顺口区的爱国主义教育,瓦房店、庄河的写字教学等,都已形成区域特色教育,都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影响。

在发展特色教育的同时,市区教育部门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名学校”的“三名工程 ”,竭力打造教育品牌,提升教育品位,在培养合格学生的同时,造就大批的拔尖人才。

我市已连续8年高考录取率以及考取清华、北大的人数、比例保持全省第一,我市04年高考录取率达到93.93%,本科录取率达到64.86%,600分以上的687人,占全省600分以上考生的24.18%,所占比例高于去年近2个百分点。全市进入一批本科线(523分)的考生达5146人,占我市考生的22.06,占全省进入一本线考生的19.43%。全市进入二批本科线上(453分)的考生达11521人,占全市考生的49.405,占全省进入二批本科线上考生的 16.95%。全市进入三批本科线上(390分)的考生达17003人,占全市考生人数的72.90%,占全省进入三本线上考生的16.05%。我市一、二、三本进线率均高于全省考生平均进线率5个百分点以上。

考进清华、北大的110人,占全省38%,创下了我市高考新的辉煌。这一品牌的背后,是我市近年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沃土和甘露的培育。

04年,我市的成人高考共有28491人报考,比去年增加1108人,自考报考96743人,成为全省成考和自考的大市。

在多方面的支持下,长期的文化积淀和发展形成了一批品牌学校。有着“美术家摇篮”称誉的大连十五中学,连续9年高考录取率 在全国同类美术学校中位居榜首。9年间,这所学校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有百余人,今年就有24人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比去年增加6名,占清华美院全国招生130名的近20%,居全国同类学校第一。每年学校重点美术大学录取率超过75%。目前,东北三省的美术生源纷纷涌到这所学校求学。甘井子区周水子小学更已是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这所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实施创新教育,管理规范,为学生创造了宽松和快乐的学习条件和氛围,以培养的学生具有可持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沙河口区玉华小学不断改革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激励学生、发展学生的创新教育。西岗区五四路小学,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师评价机制,在发展中评价教师,培养教师,形成了一支颇令学生和家长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大连三十九中学、甘井子区金二小学和开发区一中等11所学校先后被省政府授予模范学校的荣誉称号。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连八中、开发区一中等13所高中被评为我省示范性高中。目前,我市中小学已形成了一批在省内外有着很大影响力的品牌学校。这些品牌学校的形成,凝聚了历届校长和众多师生的智慧和心血,凝聚着他们长期奋斗和拼搏精神,同时,也凝聚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爱护。

在打造品牌学校的同时,大连市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省中小学优秀校长周水子小学校长孙静华,她以执著的“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从教追求而取得了卓著的育人成果,树立了校长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全国十佳教师、大连世纪中学教师董大方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而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敬佩和爱戴,大连市教育局分别作出了开展向孙静华、董大方学习的决定。2004年大连市又有十五中学姜复越等3名教师获全国模范教师,8人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还有53人、6人分别获得省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展示了大连市教师高尚师德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职业教育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

“大连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是名列全省前茅的,而且国家级重点职校、省级示范校的数量也在全省是名列前茅的,大连的中等职业教育为全省的中职教育发展提供了示范作用和宝贵的经验,这是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按照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大连经济发展的要求,大连的中等职业教育,给予了人才支持,今后,还要继续做好辽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排头兵。”这是教育部和辽宁省教育厅领导对大连市职业教育发展的评价。目前大连有9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2所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重点?

那些艺术特长可以给中考加分?

体育特长生

体育特长生测试的项目包括: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棒球、垒球、游泳、乒乓球、跆拳道、武术、手球、羽毛球、健美操、艺术体操、射击、射箭、定向越野以及舞龙、舞狮、空竹、珍珠球、毽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艺术特长生&科技特长生

艺术特长生和体育特长生各区应按照市教委统一制定的标准和要求制定测试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测试。

艺术特长生分民乐、声乐、舞蹈等等,测试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一般包括:

1、演奏乐曲一首(限4分钟内)、基本功测试(各调或音阶、琶音)、乐曲视奏;

2、演唱歌曲一首(限3分钟内)、考察基础乐理知识、视唱(五线谱、简谱)、听辨及模唱(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和弦)

3、即兴表演、体形体态

扩展资料

教育部要求:报考高中艺术团和职业学校艺术类专业的艺术素质评价必须达到A等,艺术素质评价为D等的考生不得报考四星级普通高中。音乐和美术各50分,折算分各5分,共计10分,计入中考总分。

艺术特长生享受政策

小升初/初升高:大多数初高中都会定时推出专门的“艺术特长生招生简章”,招生简章大多要求“具备系统的专业训练,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测试方式通常为“专业测试+综合面试+文化成绩符合校方要求”,三者择优录取。

高考:一般艺术特长生可以在一本线上、学校投档线下20分进行录取。

江苏将试点音乐、美术纳入中考,并将考核结果计入中考总分!江苏淮安、南京、南通、苏州等地陆续试点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音乐、美术考核结果计入中考总分。根据江苏省教育厅部署,今年4月前江苏各市要公布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2020年前全省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计入中考成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艺术特长生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